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幸运彩app下载软件安装

张诗云 2024-06-09 7108 人已围观

出山西雁门关,山峦层叠之上,长城如一条巨龙,恣意蜿蜒,横亘山野。  这段近6千米的墙体是“长城界”的颜值担当,它北起山西省山阴县新广武,西南至代县白草口,敌台林立,气势恢宏。其中两个敌台,因历史和自然原因,只剩下一个拱形墙体和一个形似凤头的墙体,分别被人们称作“月亮门”和“凤回头”,如今,在国家修缮下已成为标志性景观、网红打卡地。

修缮好的“月亮门”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华社记者王学涛 摄  历时3年的“凤回头”工程8月将迎来最终验收。仔细查看,“凤回头”底部原来剥离倾斜的东墙又稳稳当当与本体合而为一了。该修缮项目负责人马剑说,东墙一度倾斜11厘米,为保护文物原貌,他们不敢直接拆砌,而选择用人工和小型机械进行原位纠偏。  施工场地位于海拔1600米的山巅,两年多的时间里,三四十名工人吃住在帐篷里。“长城修缮要最小干预。只要能最大程度保留历史风貌,再辛苦也值得。”马剑说。  巍巍长城,合力守护。2015年至2023年,国家陆续批准长城保护维修项目289项,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6亿元,持续改善长城本体保护状况。全国6800多名长城保护员加强巡查力度,守好长城保护“最后一公里”。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长城保护开拓了新路径。  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有一座研究保护长城的“数字图书馆”。从2018年起,李哲教授与同事、学生一起开展“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这支长城研究团队从辽东到新疆,跨越群山、行走大漠,通过无人机超低空飞行,对长城进行“扫描式”连续图像采集,得到300多万张高清图像——砖缝一一可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哲和学生在工作室内就拍摄的长城图像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我们摸清了长城细节设施的‘明细账’,而且让各地长城侵蚀病害分布情况可视化、可度量。”李哲说,今年以来,团队正在加紧训练人工智能自动识别长城的病害,希望未来能充分了解各段长城病害种类、规律及其风险,支撑各地有针对性地保护长城。  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等为重点,推进相关文物信息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甘肃省武威市为长城文化资源建立三维数字档案;河北省承德县借助无人机航拍、GPS定位以及高清影像地图等,对县境内明代长城进行全面调查……当前,多地正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  山峦叠嶂,沟谷狭长,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西南5公里处,石峡村安宁祥和。就在这里,参与“长城营造社”研学活动的初中生们使用PVC管材,按1∶1比例搭建起了一座古代城门的框架。  这座抽象的“城门”,展示出石峡古堡城门的位置、形制,与一旁的堡墙遗迹连接起来,再与山脊上的长城对照,方圆五里内的长城防御体系一目了然。

石峡关长城。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长城,远不止是一道墙。“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创新开展遗产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内在价值。”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副教授贺鼎说。他的团队与长城保护公益组织“长城小站”共同打造了长城遗产保护教育模式“长城营造社”,以研学教育为核,融合主题课程、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等形式。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