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伟德国际1946始于英国哪里

冯友巧 2024-06-09 8471 人已围观

驱车驶入库布其沙漠,只见上百台推土机在沙地上来回穿梭,推沙开路、平沙整地,方便光伏板安装。不久的将来,这片漫漫沙海将变身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  “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自2023年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来,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了“荒漠化治理+绿色能源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  作为“三北”工程“三大攻坚战”之一,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内蒙古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统筹推进增绿、增能、增收,力求取得“1+12”的效果。其中,鄂尔多斯市在库布其沙漠东西两段同时开工建设“光伏长城”,总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场址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可容纳1亿千瓦装机规模。  作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2023年12月,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约41亿千瓦时,修复治理沙漠面积10万亩,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  “该项目采用‘板上双面发电、板下双层生态、板间双层养殖’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双玻组件实现板上双面发电,可增加发电量5%至10%;板下种植优质牧草和药材等;板间运用先养鸡后养羊的‘畜禽草耦合’技术,可实现‘光伏+’多重效益。”该项目负责人说。  上述模式正在“三北”地区推广。辽宁省彰武县采用“光伏+治沙”形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方式,在治理沙地的同时促进节能降耗,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打造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通过“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方式,带动优质牧草生产、畜牧业养殖、肉苁蓉生产加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发电、治沙、增收三重效益……  “我主要种一些籽瓜、土豆和西红柿,亩均收益一千多元。农闲时还可以在光伏园区打工,不用再外出务工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永兴村村民温大叔说。  记者了解到,“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将“光伏治沙”作为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现代农牧业协同发展。  《通知》明确,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光伏治沙电站项目与生态经济、景观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同步做好相关配套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清洁能源基地与全国防沙治沙主战场高度重合,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潜力大。光伏组件可以减少太阳对地表的直接辐射,降低局地风速和蒸发量,改善旱区电站及周边微生态,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实现地方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视频会上表示,下一步,积极推广光伏治沙等新模式,推出一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优质牧草等产业,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鼓励央企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打造防沙治沙示范样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