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澳亚国际平台APP下载

范盼山 2024-06-09 5422 人已围观

央广网巴彦淖尔6月8日消息一只羊重达300斤,一斤羊肉超百元。教授当“羊倌”,机器人当“保姆”,内蒙古这家“智慧牧场”亮了。  这是一个科技感满满的现代牧场,人工智能、大数据在这里得以很好发挥。  走进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智慧牧场,一台机器人载着从“中央厨房”配制好的饲料驶向羊舍,为羊儿们送上精美午餐。

机器人配送“营养餐”  “机器人24小时‘不休不眠’,随时待命。”牧场创始人陈怀森说:“机器人成‘羊保姆’后,投料误差不超过1斤,产羔率提高30%。”  走进牧场的“智慧养殖平台”中控室,一个个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羊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饲喂情况以及温度湿度。  与其说这是一个养殖场,不如说是育羊科研基地。在占地1018亩的牧场里,分布着“标准化种羊舍”“专家实验室”“繁育研发中心”“大数据存储中心”“中央厨房”,为种羊繁育赋能。  这里汇聚了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所的畜牧业专家。累计培养了三十多名博士、二百多名研究生,他们在这里开展引领中国科技养殖的科研实验。  从外形看去,这里的羊体格高大健硕,背宽、尾及毛短。这些羊是通过生存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的蒙古寒羊与肉质鲜嫩的苏尼特羊杂交而成。其体型大、抗病力强、肉质优良、繁育量高。

身体健硕的杂交羊  内蒙古地区普通母羊一胎产两羔,而这里杂交出的母羊一胎可产4羔,甚至是5羔,这里最大的成羊体重300斤以上,大大提升了农牧民养殖的附加值。该品种的羊肉价格不菲,每斤售价超过100元。  该牧场是内蒙古首批“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年出栏优质羔羊2万多只,实现年产值3.2亿元。未来计划培育200万只基础母羊,向全国推广这一优良品质。  “推动肉羊养殖向标准化、精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引领肉羊全产业链向更高效、可持续环保方向发展。”陈怀森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坦言,智慧牧场的使命就是让养殖户增加养羊收入,让全国消费者吃上高品质的河套羊肉。  从“舍饲圈养”到“规模养殖”,从“单一生产基地”到“产业示范园”,从“人工饲养”到“机器人喂养”, 巴彦淖尔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更多智能化养殖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用科技赋能,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高标准羊舍  内蒙古被誉为国家的“粮仓”“肉库”。在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每10斤牛肉、每5斤羊肉,就有1斤产自内蒙古,这是来自畜牧大区的底气。  河套平原处于黄金农业种植带、黄金畜牧带,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这里孕育了“塞外粮仓、天下厨房”“草原上的菜篮子、黄河边上的农艺园”,也是我国重要“肉库”。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饲养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能够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与加工基地。目前,全市肉羊饲养量超2000万只。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内蒙古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体现着担当和作为,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巴彦淖尔市大力实施“农牧结合”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高效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